全球氣候變遷危機已成為全世界共同面對與急需解決之問題,因此全球氣候高峰會從京都議定書(1997)到巴黎峰會(COP 23; 2015),再到蘇格蘭道格拉斯高的COP 26 (2021)之2050淨零碳排會議,或聯合國的SDGs 17個目標,再再顯示當前全球最迫切解決的問題意識。
本計畫目標乃推廣逢甲團隊所倡議的綠色諧能解決方案(Green Synergy Solution),利用農業廢棄物產出生質能源與生質肥料,除可增加綠色能源,同時也解決了農業中高成本的肥料問題。計畫核心乃利用逢甲大學現有之生質氫烷氣(Hythane)技術與逢甲大學現有各國際平台如國際小書屋及亞太經合會先進氫能研究中心(APEC-ACABT)等,並將第一與二期USR在地實踐之成果接軌到國際。
計畫執行策略與作法
本計畫攜手主要利害關係人,透過碳盤查與生態共生、綠色循環與智慧科技以及環境永續與企業ESG等策略,分別協助場域達到農業碳匯、產業永續與綠色減碳,鏈結跨國際夥伴,辦理共培、共創、共作的課程/工作坊/活動,達成教師教學實踐、學生實作賦能與場域創新永續之計畫目標邁進。
計畫路徑
本團隊前兩期(107-111年)之執行重點以多元整合/社區鏈結與技術深耕/持續創新為目標,重點在建立基礎、社區鏈結、多元整合與協作共生。為擴散計畫效益,本二年期(112-113年)計畫著重在技術推廣與農村創生;未來第四年期(112-113年)將落實國際同盟與永續共好,建立國際場域多點實作、農業科技創新合作與專人人才共培交流。